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亚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驱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关键。直属研究院作为集团公司“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第一层次,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直接关系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直属研究院治理体系建设应包括战略规划、创新组织、科技攻关、创新激励、对外合作、队伍建设等内容。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体现为支撑和引领主营业务发展和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管研院2015年被集团公司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建立了着眼长远、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和规划体系。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和创新型企业建设,结合石油管材及装备的发展需求,与国际优秀同行对标,明确了国际一流研究院建设的目标、路径和阶段,完善了石油管工程学科和核心技术体系,努力构建成果、技术、创效、人才“四个高地”和精干高效、独具特色的“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了“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和两个成果转化公司,努力打造原始创新能力强、成果产出效率高的科技创新平台,权威公正、技术精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质量标准平台和体制机制灵活、效益显著的成果创效平台,创新创效的效率和能力明显提升。

  建立了有利于催生重大成果科技攻关体系。从满足国家和集团公司需求出发,积极建议设立和争取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攻关项目,新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个、课题10个。推行完全项目制管理,以项目管理和全成本核算软件为载体,赋予项目组自主权,明晰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效贡献,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建立了科研骨干创新激励体系。落实三项制度改革,贯彻“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理念,从创新成果和创效效益的贡献作为绩效分配的依据,分配向一线核心骨干倾斜,保持技术序列收入高于管理序列,科研人员获得感、归属感、责任感不断增强。

  构建了深化开放、培养国际化人才科研合作体系。搭建了中国管线研究组织(CPRO)、国际焊接中心等5个国内外合作研究平台;与近10家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利用ISO平台,提升在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推进了人才的对外开放等,深化了开放、共享与合作。

  建立了党管人才、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培养体系。院党委既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还要为人才建台子、搭梯子、抬轿子,用石油精神凝聚形成创新报国的强大动力。率先搭建技术和管理双序列职级体系,形成大H型人才发展双通道,设立中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和青年创新奖,发挥技术序列“里子”和管理序列“面子”的激励作用,培养了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团队。

  创新治理体系的建设推动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速了创新成果和人才涌现,管研院近三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集团公司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发明专利和标准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为中俄东线等重大管道工程和长庆、塔里木、西南等油气田开发提供了石油管材与装备领域的技术支撑。一批优秀人才快速成长,新增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人才计划30余人,新增省级创新团队4个。

  未来,管研院将按照集团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统一部署,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治理体系,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解决影响主营业务提质增效等重大技术难题。同时着眼未来,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材料和产品开发,加强新技术应用,为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和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


我要参展 报名参会 官方微信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参会咨询

010-63773017

010-83836639

官方微信